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熟諳夜晚 (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



我曾是夜的舊識。
我曾走進雨中,又從雨中歸來。
我曾走過城中燈火的盡頭。


我曾下瞰這城鎮最悲慘的胡同。
更夫巡夜時,我曾走過他身旁,
並垂下眼簾,不願吭聲。


當遠處斷續的哭聲
從另一條街的屋舍傳來,
我曾駐足靜立,不出一絲聲響。


但它並非喚我回來或是再見;
而更遠的靜謐在超凡塵的高處,
一只發光的時鐘頂著天幕。


宣稱時間沒有對錯。
我曾是夜的舊識。


---羅伯特佛洛斯特作

吳孝明





 I have been one 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
I have walked out in rain --and back in rain.
I have outwalked the furthest city light.

I have looked down the saddest city lane.
I have passed by the watchman on his beat
And dropped my eyes, unwilling to explain.

I have stood still and stopped the sound of feet
When far away an interrupted cry
Came over houses from another street,

But not to call me back or say good-bye;
And further still at an unearthly height
One luminary clock against the sky

Proclaimed the time was neither wrong nor right.
I have been one 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
---by Robert Frost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手術刀與靈魂》讀後﹝二﹞

第一章,〈水晶球〉,作者回溯到他八歲的那年,一位吉普賽女人對他預言,說他將來會當醫生。然後,作者開始描述他自己如何因緣際會地當了醫生。他在大學時代,為了逃避越戰徵兵而到生物系作實驗助理。

我一開始就是被這個誠實的描寫吸引,人生的荒謬與無奈在事過境遷後讀來竟然是有趣的。以下這段話可一窺梗概:

「我到註冊處去跟他們爭辯。我堅信一定有錯誤,學分算錯了,我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唸完大學呢?註冊組那位中年女士聽我說出對徵兵的疑慮時,對我露出鱷魚般的笑容。她很肯定:這一年結束時,我會比畢業學分多超修十二個學分。而且,沒錯,他們已經通知徵兵處了。她顯然十分得意。越戰的問題之一,就是這場戰爭使大部分的人都成為混蛋。」

我過去不贊成算命,因為生命本來有千萬種可能,被算命的一說,那些可能就從腦海中清除。後來有朋友告訴我,人在真的很迷惘的時候,有人指點迷津也不錯。《手術刀與靈魂》提供了一個溫暖開朗的說法:「我常會想到康尼島上那個吉普賽老婆婆,因為我覺得自己像是被一塊大磁鐵吸進外科這個領域裏。外科一直在等著我,而非我在等著投入它。如果現在可以找到那個吉普賽老婆婆,我會親吻她;她秘密地為我施打了一劑希望──一劑神秘的自信心。」


你呢?你的生命中是否曾經有人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為你預言?還是,你曾為他人預言?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當爾耄耄

這首葉慈的大作,至少有二十位名家譯過,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搜尋。這裡是我剛出爐的版本:

當爾耄耄,睡意濃闊,
打盹爐邊,請取此卷,
緩緩展讀,夢回爾眸,
溫柔神色,倒影深波。

幾多人士,真情假意,
傾慕爾華,醉心爾容。
獨有一人,愛爾誠魂,
爾顏漸逝,彼仍情重。

當爾垂垂,熊熊爐邊,
低語戚戚,怨愛逸蹤,
彼上高峰,獨行隱隱,
藏匿彼面,群星不宣。
                                      -- 吳孝明譯


When You Are Old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手術刀與靈魂》讀後 ﹝一﹞

《手術刀與靈魂》(The Scalpel and the Soul) 一共有 16 章,分別是 16 種不同的事件。我預備不照章節先後次序,挑選其中幾章來導讀。

第六章,〈從肉體到心靈〉(From Flesh to Spirit),我想也可翻譯成「肉身到幽靈」。

本書每章都在講述愛的故事,這章尤其令人動容。一個賓州小男孩湯瑪斯被嚴重灼傷,在費城動了三次手術,接著被送到麻州來進行多次植皮手術。但是他的身體總是強烈排斥。就在醫院準備放棄這個男孩的時候,命運插手了。當這個孩子的性命正在流逝,他的父母卻得留在費城。最後他們再也受不住了。湯瑪斯的父親因心臟病突發過世。

孩子的母親打電話來,請求麻州醫院團隊,從湯瑪斯父親的身上取得皮膚為湯瑪斯移植。於是麻州的醫院團隊就飛到賓州執行了剝皮過程,又趕回來將取得的皮膚縫到小病人身上。手術從早上進行到晚上,結束之後醫生累得睡著了。

兩個小時後,護士來敲門,結結巴巴說湯瑪斯要說話。

「這根本不可能。應該是湯瑪斯的氣管有問題吧。他努力想要呼吸,但護士卻誤以為他想要講話?他不是已經昏迷了快一個月嗎?」

翰彌頓醫生走到加護病房,發現多處骨折的湯瑪斯竟然想掙脫繃帶和扯掉身上的裝置。翰彌頓醫生大膽將管線從他嘴裏拉出來。接下來的描述讓我眼濕。

「他用力咳了兩下,突然間,他開口說話了,聲音非常清晰。

『我父親出了什麼事?』是他冒出的第一句話。

當然,並沒有人對湯瑪斯說過有關他父親的事。我們怎麼說呢?他一直都昏迷不醒呀!護士們望著我,我有職責回答,畢竟是我拉出了這孩子的氣管內膜管。

我決定說謊。『你父親沒出什麼事,湯瑪斯,他很好。』

湯瑪斯困惑地望著我。『你確定嗎?』這孩子是完全清醒的。

『是的,我確定。他很好。你的情況好轉了。他會很高興的。』

時至今日,我很後悔說了那個謊。我應該立刻對他說出真相的,但我當時只是一個未經世事的年輕駐院醫師,我以為那樣對他比較好。但湯瑪斯知道出事了。

『我爸爸現在就站在我的床尾,他為什麼不說話?』他的話狠狠敲了我一記。

在瘋狂的一瞬間,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歸於空白。他父親的死。皮膚移植。然後現實返回了。湯瑪斯一定是透過塑膠罩看到一個扭曲的人形,使他想到他的父親。但這裡根本沒有人,只有帳篷和帳篷外的燈光。

『湯瑪斯,』我強壓住淚水,難以置信地問:『你看到你父親在哪裡?』

『他就站在那裡。』他回答,瞪視著空無一人的床腳。『嗨,爸爸!』他叫了一聲,甚至微弱地揮揮手。有一個護士忍不住啜泣了起來。

『湯瑪斯,你爸爸已經過世了。』我承認道:『他三天前死的,心臟病突發。』

即使隔了那麼多層繃帶,我仍看得出他受到的驚嚇,然後他低聲說了什麼。我傾身向前。

他低聲說:『那麼,站在那裏對我揮手的,一定是他的鬼魂。』」

湯瑪斯逐漸好轉,並且不屈不撓地復健。八年後,在作者當駐院醫師的最後一年的最後一天,他在電梯內看到了一個恐怖變形且身材瘦小的人,旁邊站了一位迷人的女士。作者突然認出了這位母親。她說孩子現在是個榮譽學生,並且說她感激他們所作的一切。分別時,湯瑪斯用作者曾為他幫忙重建的手,揮手道別,並且燦爛微笑。

作者說:「在外科訓練的最後一天,我得到了一個珍貴的禮物。…… 當湯瑪斯父親的靈魂越過靈肉的界線來干預、保護、甚至引導我們照顧他的兒子時,我得以經歷那轉變的一刻。現在我又得以從頭到尾再次掌握這個奇蹟,這歷經多少時間和空間的一個奇蹟。在那天之前,我並沒有完全領悟這件事的意義。也許我忘掉了許多,因此這個奇蹟又回來了,像一個彗星沿著不可避免的軌道,回來探視我。……湯瑪斯的八年經驗使我意識到,痛苦不是活著的目的,而是背景,是脈絡;只有在痛苦的脈絡中,我們發現愛的力量超越死亡,超越疾病。痛苦使愛壯大,超越死亡。」

《美國靈媒大師瑪麗蓮》出版之後,三不五時會有陌生人來告訴我靈魂的故事。我的另一半,也是《美國靈媒大師瑪麗蓮》的共同作者經常笑著說,別人會來向我們夫妻傾訴是因為「我們在明處、別人在暗處」──書都出了,表示我們可以淡定討論此話題。我讀《手術刀與靈魂》第六章,有一種明處遇到明處的感覺,彷彿是無電通訊時的 Roger(收到)與 Over (說完了);既是過來人瞭解過來人的欣慰,也是一種人聲鼎沸中的悄然默契。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切割自己的鑽石──我讀《當和尚遇到鑽石》

上網研究《當和尚遇到鑽石》,意外 (不,我想這不是意外,是我註定要讀到的) 發現了一些對於作者的批評。我本著書中提到的「空性」來思索這件事,決定還是先花些篇幅來陳述我對這些批評的看法。


多年前作家林清玄著作菩提系列,筆下的人間清靜美好,於是他成了暢銷作家。後來一夕之間,他被婦女團體聲討,遭讀者摒棄,從此在臺灣沉寂。

如果當初大家知道林先生寫的是他心目中企盼的天地,而不是他生活中已達到的境界,會不會還願意閱讀他的書籍?又或者,大家需要每個作者在書籍後面印上一行免責聲明:「鄙人尚未達到書中境界,請勿自行演繹,認為鄙人業已得道。」?

讀書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能擷取作者寫作當時的靈慧?不多,也不少?如果我們能不要將自己的期盼投注於作者的身上,那麼是不是就不會爆發後來的失望?我們能不能在自己的腦海中來場時空之旅,回到一本好書的孕育期,再將其本質帶回到現在,讓現在的心念和一些精妙的訊息碰撞,接著就心滿意足,繼續前行,而不是等著被動成為殘戲的觀眾、甚至為它莫名跑起龍套?

另一方面,我喜歡等待一本書過了大紅大紫,才拂去它的煙硝,在安靜的角落重新審視它,清明為它定位。這就是我通常不愛為新書寫書評的原因:資料不足或時間尚短。


我當初會想翻閱《當和尚遇到鑽石》是基於它俏皮的書名。

這個中文書名蘊藏故事。我還沒讀書,已經自動在腦海裡為它創造畫面。讀完了書,我發現,如果將英文原名 (The Diamond Cutter) 直譯為《鑽石切割者》會更有意義。

總括來說,本書具有三層意義:第一,翻譯並解釋金剛經的經文。第二,羅區格西驗證佛教理論是否能應用在現實生活的真實記錄。第三,它是一本參考書,讓讀者可以經由前兩層為自己的人生找尋方法。

鑽石既是作者投身的行業,也是本書再三用來明喻的意象。而鑽石,又何嘗不是一個縱橫全書的隱喻,它其實就是你我的內心,也就是我們每天不斷雕琢的大事業?我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每個人的心如同礦脈裡的鑽石,還未經過開採,等到閱畢,我們的心已經隨著書中文字切割成各自的樣貌


深覺自己很幸運,處於東西文化交流頻繁的時代。早就根深蒂固的儒釋道文化可以經由閱讀異國人士的書籍來反芻我們習以為常的文化或現象。我們閱讀西方人士的詮釋,也助於彰顯自己的認知。無論認同與否,各人的鑽石已然悄悄切割。


本書提出兩個很重要的名詞解釋,一是空性;另一則是銘印。

空性是事物的潛能:書中提到,「空」就是一種潛能,所有的事物都有利有弊。有好有壞。任何事物的特質本身不會自動在他人面前展現出來。或許應該說,它們如同空白的螢幕,不同的人從螢幕中看見不同的事物。一件事是好是壞,全憑個人觀點。

空性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無所不在。

如果我們能保持己身的平靜沉著,與事物原來的空性合而為一,生命或事業的危機就可以只是一個觀念,而我們可以選擇不認同他人的觀念,無需為它驚慌失措。我們有了此種認知,就能夠重獲心靈自由,也就能化危機為轉機。

為了幫助讀者了解空性,發揮潛能,作者用一個「銘印」的角度來解釋「業」或「因果」。我隨作者逐步了解這個清新明確的詮釋,好比喜見打開的蚌殼內藏圓潤光澤的珍珠:
「把心看作一塊敏感的油灰(混合了白堊粉和亞麻籽油的軟糰,有一點類似黏土),無論何時,無論那塊油灰接觸了什麼事物,那件事物都會在那塊油灰上留下印記。除此之外,油灰(即心)還擁有其他驚人的特性。第一,它清澈透明,不具實體──它不像我們的身體,完全不是由血、肉、骨所構成的事物。

心的油灰具有另一個有趣的特質。把那塊心的油灰想成一個長條,然後像從袋中拉出一條義大利麵一般,記錄了你生命的最初時刻,一直到生命的最終時刻。﹝或許它的長度更長,包括了過去的生生世世(潛意識),以及未來的生生世世(後意識),但在此我們不作討論。﹞換句話說,它的長度隨時間延展。」

「『好』「壞』感受的銘印有三種植入方式:當我們行動(身)、說話(語),或者思考(意)的時候,就植入了銘印。這就是所謂身、語、意的種子。」
己身動機良惡、情緒強弱、與己互動的對方需求大小共同決定我們做任何事所留銘印深淺。作者對這些因素都舉例說明。

關於銘印如何開花成熟,羅區提到四個規則:
一、 經由銘印所生成的感受,必須與銘印的內容相符。
二、 銘印停留在潛意識裡的時候,它的強度不斷增強;直到它茁壯成熟,迫使 我們經歷一些好或壞的感受。
三、好或壞的感受從來不存在,除非引發感受的銘印已經先植入心中。
四、 一旦銘印被植入心中,它必定產生一種感受;沒有一個銘印是白白不起作用的。


不同的讀者閱讀同一本書可能會讀出不同的重點。本書一共十五章,我收穫最多的是第八章「真誠行動,如願成真」與第十四章「終極的經營法門」。

作者在第八章提議建立一個追蹤記錄系統來幫助讀者了解銘印,要大家持續記錄自己的狀況,不帶評斷與內疚。這套系統稱為「六時書」,也就是要大家每日六省吾身,針對最急切的問題,檢驗解決的方法。這種做法可以推及各管理層面,亦能解決私人問題。

六時書的範例與原則貼在此處,讀到此篇讀後感的朋友,不妨照單抓藥,希望能奏效。曾經有樣學樣的朋友,歡迎談談你的例子。






第十四章教導大家如何獲得真正的、終極的快樂,讓人能夠改變世界、讓世界有些許不同。對我而言,這一章所闡述的自他交換與第八章的六時書同樣重要,都是可以實踐的法則。

自他交換的第一步是「從自我中抽離」,開始關心他人,也稱為「蔣巴法」。

蔣巴是一個年輕羞澀的西藏僧人;他是廚子,也清理草皮,照顧年長喇嘛,並且不斷處理繁雜工作。每當訪踏客進廚房那一刻,他便要訪客挨著廚房餐桌邊坐下,然後慢慢為訪客張羅食物、並且觀察對方的眼神與身體語言,幾分鐘之內,他已經把訪客摸得清清楚楚,他知道對方喜歡茶或咖啡,冷的或熱的,加不加糖…….在訪客開口之前,他已經把適合的飲料擺在桌上了。

「蔣巴法」就是學習如何敏銳觀察其他人的需要與喜好,用來對待所有我們交接的人物。我們先培養對別人的善意,對方自然會感受到我們的用心,於是形成良性循環。

自他交換的第二步是「身體互換」:假裝把你的心放進他人身體之中,然後打開你的眼睛,注視自己,看一看你(他們)想從你身上獲得什麼。

自他交換練習的最後發展過程是「繩索特技」,適用於任何一名員工:某天你走到該名員工桌邊站著,假裝你手上拎著西部牛仔使的大套索,然後把大套索扔在地上,環繞你們倆。現在想像兩人合而為一。

這套練習的第一個步驟是「我觀察你」。第二個則演變成我試圖進入你的身體。第三個步驟把自他交換的練習帶入更徹底的層次:你是你的員工,而他或她(員工)是你,你們是同一個人。


閱讀這一段的時候,忽然領悟:爸爸在很早以前就懂得這三個法則,特別是後面兩件。
弟弟出生以後,由於父母都要上班,家裡雇了一位保母,她排行老大,下面還有一堆弟弟妹妹。保母來自很窮困的家庭,所以小學畢業就不再繼續讀書。她年紀很輕,爸爸媽媽要我們稱呼她為「XX姊姊」。

沒多久,爸爸就從中部調職台北。爸媽就告訴XX姊姊的父母,希望能帶XX姊姊上台北。爸媽並且提出一個建議,到了台北,他們會負責保母姊姊的學費,讓她繼續求學。

爸媽說到做到。我那時年紀雖然小,卻記得飯菜上了桌,保母姊姊總是先吃,媽媽反而帶著弟弟後吃,因為保母姊姊一會兒要上夜校。

我小學二年級的寒假,保母姊姊帶了一位橫眉豎目的男人回家,跟我媽媽說她不要再幫傭了,她要去工廠當女工。

媽媽很冷靜,告訴那個男人:「我不能讓你這樣帶走 XX,因為我們把她從她父母那兒帶過來,得對人家父母交代。要走可以,得由她的父母來說。」

媽媽轉身又對保母姊姊說:「XX,我們待你像自家人一樣,你卻有什麼不滿嗎?」

保母姊姊說:「太太,沒有,你和先生都對我很好。」

我躲在媽媽身後,生怕那個陌生男人會對我們不利,也不敢相信疼愛我們的保母姊姊可以如此絕情。

後來保母姊姊的父母親上門把女兒帶走,臨走還向爸媽道歉,說這樣好的雇主找不到了,自家女兒不懂事。

此後幾十年,直到父親過世,他不曾後悔資助那女孩上學,也不曾因此提醒子女人心險惡。

後來,我發現父親在工作上也總是支持學歷較低的年輕職員半工半讀。他說:「他們被迫中斷學業,心底一定盼望能有重回學校的機會。」

我曾經認為爸爸傻、虧到了,也為爸爸抱屈心疼。年紀越大,就越能領會父親的快樂不在於斤斤計較,而是在於他能給予這些人機會,而這些機會正是他在年少時期因為戰亂而缺乏的。他的胸懷豈是一般?更重要的是,我多麼幸運,經由爸爸的教育,我很早就相信我們的確是像本書作者說的,有能力「幫助別人完成夢想」。而父親選擇把別人受教育的權利當成自己的義務,不也正是充分實踐了本書作者提倡的「擴張(註:我會選擇譯成「延伸」)自己、接納他人」?多年以後的今天,在讀到《當和尚遇到鑽石》之後,我尤其該慶幸,爸爸並未咒罵或報復那得了好處的女孩,是為他自己,也間接在我身上留下光明快樂的銘印。爸爸留給我一個珍貴的禮物。


讀完這本書,我開始在網上研究,我越研究就越感慨。

我發現了不少批評他的文章,特別是他和女弟子的婚姻關係。但我仔細比對過,作者的行為並未違背在本書中所提出的從商信念或習慣,所以我們仍然可以挑選自己認同的原則來實行,正如作者從佛教理念當中擷取他認同的部分來寫書一般。而這書被讀者如此對待,不也正是種因於作者的理念;換句話說,作者的部分相信也造成他自己理論被部分接納,這又何嘗不是「銘印」的證明?

換個角度而言,古今中外,聽話的乖乖牌通常無法開創事業。君不見,武俠小說裡集武功大成的人物都是能融會貫通、自創一格的人物?作者當初學習佛法,決定用西方世界能理解的方式詮釋的時候,本身就具備「空性」:在寫書的當兒,他有可能成為後世景仰的精神領袖;他也可能就是一位哲理頗佳的商人;他還有可能變成走偏的教主。我們作為讀者,從書裡讀到精華,這就是好;但如果無限上綱到捨家拋業、盲目追隨,這就可能是壞。

本書借金剛經在其中穿梭來闡明經商的道理。而作者從寫書到後來的發展,正是所陳述理論的最佳例證。他從一開始在美國大受歡迎,到後來頗受爭議,不正是彰顯了書中說到「即使我們的公司在市場上所向無敵,我們必須時時謹記萬事萬物皆有終了之時的道理」嗎?

在書寫這篇讀後的過程中,我曾在臉書上發現作者的頁面,而忍不住進去靜觀。本想發問,後來決定就此止步,為自己保留空間與朦朧、維持謹慎與和諧。帶著這本書給我的觀念,我繼續切割自己的鑽石。



延伸書籍或影音:
1.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21世紀最實用的身心轉化指南》,作者:楊定一、楊元寧,出版社:天下
2. 電影【色戒】(Samsara) (註:此【色戒】非李安導演的作品),導演:Pan Na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