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研究《當和尚遇到鑽石》,意外 (不,我想這不是意外,是我註定要讀到的) 發現了一些對於作者的批評。我本著書中提到的「空性」來思索這件事,決定還是先花些篇幅來陳述我對這些批評的看法。
多年前作家林清玄著作菩提系列,筆下的人間清靜美好,於是他成了暢銷作家。後來一夕之間,他被婦女團體聲討,遭讀者摒棄,從此在臺灣沉寂。
如果當初大家知道林先生寫的是他心目中企盼的天地,而不是他生活中已達到的境界,會不會還願意閱讀他的書籍?又或者,大家需要每個作者在書籍後面印上一行免責聲明:「鄙人尚未達到書中境界,請勿自行演繹,認為鄙人業已得道。」?
讀書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能擷取作者寫作當時的靈慧?不多,也不少?如果我們能不要將自己的期盼投注於作者的身上,那麼是不是就不會爆發後來的失望?我們能不能在自己的腦海中來場時空之旅,回到一本好書的孕育期,再將其本質帶回到現在,讓現在的心念和一些精妙的訊息碰撞,接著就心滿意足,繼續前行,而不是等著被動成為殘戲的觀眾、甚至為它莫名跑起龍套?
另一方面,我喜歡等待一本書過了大紅大紫,才拂去它的煙硝,在安靜的角落重新審視它,清明為它定位。這就是我通常不愛為新書寫書評的原因:資料不足或時間尚短。
我當初會想翻閱《當和尚遇到鑽石》是基於它俏皮的書名。
這個中文書名蘊藏故事。我還沒讀書,已經自動在腦海裡為它創造畫面。讀完了書,我發現,如果將英文原名 (The Diamond Cutter) 直譯為《鑽石切割者》會更有意義。
總括來說,本書具有三層意義:第一,翻譯並解釋金剛經的經文。第二,羅區格西驗證佛教理論是否能應用在現實生活的真實記錄。第三,它是一本參考書,讓讀者可以經由前兩層為自己的人生找尋方法。
鑽石既是作者投身的行業,也是本書再三用來明喻的意象。而鑽石,又何嘗不是一個縱橫全書的隱喻,它其實就是你我的內心,也就是我們每天不斷雕琢的大事業?我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每個人的心如同礦脈裡的鑽石,還未經過開採,等到閱畢,我們的心已經隨著書中文字切割成各自的樣貌。
本書提出兩個很重要的名詞解釋,一是空性;另一則是銘印。
空性是事物的潛能:書中提到,「空」就是一種潛能,所有的事物都有利有弊。有好有壞。任何事物的特質本身不會自動在他人面前展現出來。或許應該說,它們如同空白的螢幕,不同的人從螢幕中看見不同的事物。一件事是好是壞,全憑個人觀點。
空性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無所不在。
如果我們能保持己身的平靜沉著,與事物原來的空性合而為一,生命或事業的危機就可以只是一個觀念,而我們可以選擇不認同他人的觀念,無需為它驚慌失措。我們有了此種認知,就能夠重獲心靈自由,也就能化危機為轉機。
為了幫助讀者了解空性,發揮潛能,作者用一個「銘印」的角度來解釋「業」或「因果」。我隨作者逐步了解這個清新明確的詮釋,好比喜見打開的蚌殼內藏圓潤光澤的珍珠:
「把心看作一塊敏感的油灰(混合了白堊粉和亞麻籽油的軟糰,有一點類似黏土),無論何時,無論那塊油灰接觸了什麼事物,那件事物都會在那塊油灰上留下印記。除此之外,油灰(即心)還擁有其他驚人的特性。第一,它清澈透明,不具實體──它不像我們的身體,完全不是由血、肉、骨所構成的事物。
心的油灰具有另一個有趣的特質。把那塊心的油灰想成一個長條,然後像從袋中拉出一條義大利麵一般,記錄了你生命的最初時刻,一直到生命的最終時刻。﹝或許它的長度更長,包括了過去的生生世世(潛意識),以及未來的生生世世(後意識),但在此我們不作討論。﹞換句話說,它的長度隨時間延展。」
「『好』「壞』感受的銘印有三種植入方式:當我們行動(身)、說話(語),或者思考(意)的時候,就植入了銘印。這就是所謂身、語、意的種子。」
己身動機良惡、情緒強弱、與己互動的對方需求大小共同決定我們做任何事所留銘印深淺。作者對這些因素都舉例說明。
關於銘印如何開花成熟,羅區提到四個規則:
一、 經由銘印所生成的感受,必須與銘印的內容相符。
二、 銘印停留在潛意識裡的時候,它的強度不斷增強;直到它茁壯成熟,迫使 我們經歷一些好或壞的感受。
三、好或壞的感受從來不存在,除非引發感受的銘印已經先植入心中。
四、 一旦銘印被植入心中,它必定產生一種感受;沒有一個銘印是白白不起作用的。
不同的讀者閱讀同一本書可能會讀出不同的重點。本書一共十五章,我收穫最多的是第八章「真誠行動,如願成真」與第十四章「終極的經營法門」。
作者在第八章提議建立一個追蹤記錄系統來幫助讀者了解銘印,要大家持續記錄自己的狀況,不帶評斷與內疚。這套系統稱為「六時書」,也就是要大家每日六省吾身,針對最急切的問題,檢驗解決的方法。這種做法可以推及各管理層面,亦能解決私人問題。
六時書的範例與原則貼在此處,讀到此篇讀後感的朋友,不妨照單抓藥,希望能奏效。曾經有樣學樣的朋友,歡迎談談你的例子。
第十四章教導大家如何獲得真正的、終極的快樂,讓人能夠改變世界、讓世界有些許不同。對我而言,這一章所闡述的自他交換與第八章的六時書同樣重要,都是可以實踐的法則。
自他交換的第一步是「從自我中抽離」,開始關心他人,也稱為「蔣巴法」。
蔣巴是一個年輕羞澀的西藏僧人;他是廚子,也清理草皮,照顧年長喇嘛,並且不斷處理繁雜工作。每當訪踏客進廚房那一刻,他便要訪客挨著廚房餐桌邊坐下,然後慢慢為訪客張羅食物、並且觀察對方的眼神與身體語言,幾分鐘之內,他已經把訪客摸得清清楚楚,他知道對方喜歡茶或咖啡,冷的或熱的,加不加糖…….在訪客開口之前,他已經把適合的飲料擺在桌上了。
「蔣巴法」就是學習如何敏銳觀察其他人的需要與喜好,用來對待所有我們交接的人物。我們先培養對別人的善意,對方自然會感受到我們的用心,於是形成良性循環。
自他交換的第二步是「身體互換」:假裝把你的心放進他人身體之中,然後打開你的眼睛,注視自己,看一看你(他們)想從你身上獲得什麼。
自他交換練習的最後發展過程是「繩索特技」,適用於任何一名員工:某天你走到該名員工桌邊站著,假裝你手上拎著西部牛仔使的大套索,然後把大套索扔在地上,環繞你們倆。現在想像兩人合而為一。
這套練習的第一個步驟是「我觀察你」。第二個則演變成我試圖進入你的身體。第三個步驟把自他交換的練習帶入更徹底的層次:你是你的員工,而他或她(員工)是你,你們是同一個人。
閱讀這一段的時候,忽然領悟:爸爸在很早以前就懂得這三個法則,特別是後面兩件。
弟弟出生以後,由於父母都要上班,家裡雇了一位保母,她排行老大,下面還有一堆弟弟妹妹。保母來自很窮困的家庭,所以小學畢業就不再繼續讀書。她年紀很輕,爸爸媽媽要我們稱呼她為「XX姊姊」。
沒多久,爸爸就從中部調職台北。爸媽就告訴XX姊姊的父母,希望能帶XX姊姊上台北。爸媽並且提出一個建議,到了台北,他們會負責保母姊姊的學費,讓她繼續求學。
爸媽說到做到。我那時年紀雖然小,卻記得飯菜上了桌,保母姊姊總是先吃,媽媽反而帶著弟弟後吃,因為保母姊姊一會兒要上夜校。
我小學二年級的寒假,保母姊姊帶了一位橫眉豎目的男人回家,跟我媽媽說她不要再幫傭了,她要去工廠當女工。
媽媽很冷靜,告訴那個男人:「我不能讓你這樣帶走 XX,因為我們把她從她父母那兒帶過來,得對人家父母交代。要走可以,得由她的父母來說。」
媽媽轉身又對保母姊姊說:「XX,我們待你像自家人一樣,你卻有什麼不滿嗎?」
保母姊姊說:「太太,沒有,你和先生都對我很好。」
我躲在媽媽身後,生怕那個陌生男人會對我們不利,也不敢相信疼愛我們的保母姊姊可以如此絕情。
後來保母姊姊的父母親上門把女兒帶走,臨走還向爸媽道歉,說這樣好的雇主找不到了,自家女兒不懂事。
此後幾十年,直到父親過世,他不曾後悔資助那女孩上學,也不曾因此提醒子女人心險惡。
後來,我發現父親在工作上也總是支持學歷較低的年輕職員半工半讀。他說:「他們被迫中斷學業,心底一定盼望能有重回學校的機會。」
我曾經認為爸爸傻、虧到了,也為爸爸抱屈心疼。年紀越大,就越能領會父親的快樂不在於斤斤計較,而是在於他能給予這些人機會,而這些機會正是他在年少時期因為戰亂而缺乏的。他的胸懷豈是一般?更重要的是,我多麼幸運,經由爸爸的教育,我很早就相信我們的確是像本書作者說的,有能力「幫助別人完成夢想」。而父親選擇把別人受教育的權利當成自己的義務,不也正是充分實踐了本書作者提倡的「擴張(註:我會選擇譯成「延伸」)自己、接納他人」?多年以後的今天,在讀到《當和尚遇到鑽石》之後,我尤其該慶幸,爸爸並未咒罵或報復那得了好處的女孩,是為他自己,也間接在我身上留下光明快樂的銘印。爸爸留給我一個珍貴的禮物。
讀完這本書,我開始在網上研究,我越研究就越感慨。
我發現了不少批評他的文章,特別是他和女弟子的婚姻關係。但我仔細比對過,作者的行為並未違背在本書中所提出的從商信念或習慣,所以我們仍然可以挑選自己認同的原則來實行,正如作者從佛教理念當中擷取他認同的部分來寫書一般。而這書被讀者如此對待,不也正是種因於作者的理念;換句話說,作者的部分相信也造成他自己理論被部分接納,這又何嘗不是「銘印」的證明?
換個角度而言,古今中外,聽話的乖乖牌通常無法開創事業。君不見,武俠小說裡集武功大成的人物都是能融會貫通、自創一格的人物?作者當初學習佛法,決定用西方世界能理解的方式詮釋的時候,本身就具備「空性」:在寫書的當兒,他有可能成為後世景仰的精神領袖;他也可能就是一位哲理頗佳的商人;他還有可能變成走偏的教主。我們作為讀者,從書裡讀到精華,這就是好;但如果無限上綱到捨家拋業、盲目追隨,這就可能是壞。
本書借金剛經在其中穿梭來闡明經商的道理。而作者從寫書到後來的發展,正是所陳述理論的最佳例證。他從一開始在美國大受歡迎,到後來頗受爭議,不正是彰顯了書中說到「即使我們的公司在市場上所向無敵,我們必須時時謹記萬事萬物皆有終了之時的道理」嗎?
在書寫這篇讀後的過程中,我曾在臉書上發現作者的頁面,而忍不住進去靜觀。本想發問,後來決定就此止步,為自己保留空間與朦朧、維持謹慎與和諧。帶著這本書給我的觀念,我繼續切割自己的鑽石。
延伸書籍或影音:
1.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21世紀最實用的身心轉化指南》,作者:楊定一、楊元寧,出版社:天下
2. 電影【色戒】(Samsara) (註:此【色戒】非李安導演的作品),導演:Pan Nal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